工程师历经数十年探索,解决诸多难题终让高铁受电弓实现稳定供电 .高铁的受电弓为什么不怕下雨
2025/3/11 9:32:11 整理发布
为了实现高铁的通电加速,工程师们历经几十年不懈探索,才成功让受电装置安全地从空中电线获取电力,并传递至火车电机。这看似结构简单的受电装置,实则蕴含着极高的技术含量。

最早的受电弓由一根铜棒和弹簧构成,依靠铜的导电性实现电流传递。然而,仅靠一根弹簧,稳定性欠佳。于是,工程师将铜棒倾斜,用两根弹簧牵拉。但这种方式在经过低矮电线时,由于弹簧拉力,铜棒易将电线崩断。为此,工程师在铜棒后面绑上绳子,以此控制铜棒的回弹幅度。

不过,铜棒与电线的接触面过小,还容易偏移。随后,工程师又设计了一个铜质凹槽,虽解决了接触稳定性问题,但长时间高速摩擦致使金属头磨损极快。好在工程师很快有了新办法,他们将接触头换成长条形状,并把直电线设计成曲折状,使接触位置不断移动,分散了摩擦,延长了金属条的使用寿命。此外,为防止火车切换轨道时金属条卡到电线上,金属条两侧还特意向下延伸。

此时,受电弓的导电部分已基本完成。但随着火车速度不断提升,空气阻力也日益增大,气流在受电弓背面形成涡流,导致受电弓震动,无法与电线稳定接触。

在探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之前,若你也钟情于这类有深度的科普视频,推荐前往抖音精选观看。这是抖音官方新推......

对不起,会员才可查看!
请返回首页注册登陆后查看!

http://www.51wen66.com/TUSC/202503/hp3mzlre14e.jpg

作者
站长
独家整理发布于
2025年03月11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