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千五百多年前,威尼斯人究竟是如何在水上建造起一座城市的呢?早在公元452年,人们为躲避蛮族入侵,不得不乘坐小船来到一片小岛上。说是小岛,实则这里全是沼泽地,人站上去都会陷进去,生存都成问题。
于是,人们从周边砍伐树木,将木桩打入五米深的淤泥中。需要注意的是,由于木桩处于海底淤泥之下,与氧气隔绝,所以不会被浸泡腐烂。接下来,在木桩表面铺上木板,用以分散上层压力,然后再铺上一层石块,提高地基高度,同时还能隔绝水汽的侵蚀。
然而,就在做好地基准备建造房屋时,意外出现了。起初人们选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,但木材容易受潮损坏,而且一旦发生火灾,火势很难控制。于是,人们打算使用土砖。但因为地基是在沼泽之上,过重的土砖会导致地基塌陷,所以起初的房屋都不超过三层。此外,人们还使用了更轻的石灰砂浆来替代水泥,石灰砂浆还能更好地抵御地震引发的晃动。
随着小岛上的建筑日益增多,新的问题接踵而至。人们之间的交流愈发频繁,起初依靠马匹和船只出行的方式变得不再便捷。于是,设计师开始着手建造桥梁。和之前的工程一样,先在桥头位置打入木桩,再用石块搭建桥墩和桥身,第一座石桥就这样建成了。在随后的日子里,威尼斯城内大量修建......
对不起,会员才可查看!
请返回首页注册登陆后查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