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眼前呈现的画面,是飞机在超音速飞行时,撞击空气分子所形成的层层轮廓清晰的激波。而画面中的主角,便是冷战时期的“空中幽灵”——SR71黑鸟高空战略侦察机。
这架飞机最令人赞叹的,当属那颠覆传统的空气动力学外观。在传统航空器设计里,水滴状翼型在亚音速条件下能够提供充足升力。然而,一旦速度接近音速,机翼前缘就会形成阻滞湍流,引发音障现象。黑鸟却革命性地采用了展弦比仅为1.7的三角翼构型,并配合60度的后掠角设计,让整个机翼完美嵌入机头冲击波的包裹线内,成功将激波阻力降低了70%。这也正是如今超音速飞机都采用大后掠角设计的原因所在。
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,其机身两侧的脊线设计堪称一绝。在高速飞行时,这一设计能够诱发可控涡流,不仅通过低压效应额外提供20%的升力,还能显著增强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。
为了更好地应对两万米高空的稀薄大气,以及三马赫飞行产生的370摄氏度表面高温,黑鸟机身90%都采用了B - 120钛合金铸造。这种特殊材料是冷战期间通过“钛合金骗局”从苏联手中获取的,它兼具高强度与优异的热稳定性。而且,机身截面采用的扁平化设计,配合边缘5度的雷达波偏折角度,使得雷达反射面积仅相当于小......
对不起,会员才可查看!
请返回首页注册登陆后查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