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,或许存在着一种极为神秘的物质。尽管我们无法亲眼目睹它的模样,但它却凭借自身强大的引力,对整个宇宙施加着巨大的影响。这种物质,便是被誉为“世纪之谜”的暗物质。
在现实世界里,我们能够看到、触摸到的物质,涵盖所有星球、星系等天体,实际上仅仅占据整个宇宙总质量的百分之五。而剩余的百分之九十五,都是不可见的暗物质与暗能量。那么,暗物质究竟是什么?既然无法直接观测到,人类又是怎样发现它们的呢?
最早提出暗物质概念的,是天体物理学家兹威基。1933年,他在利用光谱红移测量星系团中星系的运动状况时,察觉到一个颇为奇怪的现象:这些星系的旋转速度似乎违背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。
依据经典力学理论,恒星、气体等物质围绕星系中心旋转的速度,与星系质量以及离星系中心的距离密切相关。物体距离中心越远,受到的引力影响就越微弱,运行速度也会随之逐渐减慢。然而,在实际观测中却发现,星系外围天体的运行速度与中心天体近乎相同。科学家们对数百个星系展开分析,均得到了相同的结果。这一现象着实诡异,因为按照目前在星系中所能观测到的物质所产生的引力,根本无法将整个星系凝聚在一起。
打个比方,我们把星系比作一个由......
对不起,会员才可查看!
请返回首页注册登陆后查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