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伙对这个玩意儿还有印象不?它后面有个插头,前面呢,是个透明夹子,夹子上还有俩能活动的金属小片。记得咱小时候啊,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这么个万能充。它咋用呢?其实特别简单。先把手机电池拔下来,接着得看看电池上正负两极在啥位置,然后把那两个金属小片调整调整,对准了,再用夹子紧紧夹住电池,让它们连上。这时候啊,就能瞧见充电器下面亮起红灯啦,这就说明电池的极性连接对了。最后把万能充插到插座上,手机电池就能充电咯。
在咱印象里,这充电器灯光还不停闪烁呢,有的闪着七彩的光,绚丽极了,有的甚至还会唱歌。现在长大后,再瞧瞧这早就“退休”的万能充,就感觉它有点可爱,又有点好笑。
可在十几年前,这万能充那可帮了不少人的大忙。为啥这么说呢?那个时候啊,一个牌子的手机通常就配一种充电器。要是出个门儿,想给手机充电,那可麻烦大了。
当时还在郑州一中上高二的陈天涵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。这孩子从小就对拆卸各种东西感兴趣,这下就盯上了手机、电池和充电器。陈天涵研究了老半天,前前后后绘制了二百六十三种充电接触点。嘿,还真让他总结出个规律来——这些接触点的高度大多是差不多的,就是正负两极之间的距离有点不一样。
发现了这个规律......
对不起,会员才可查看!
请返回首页注册登陆后查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