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袁隆平与杂交水稻:传奇一生,泽被后世》
视频开始之前,我想问大家一句:你的长辈有和你讲过挨饿的故事吗?一提到挨饿,就不得不说一说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,那可是战时中国最大的灾难,也是世界上最严重的饥荒之一。不过,随着时间的流逝,挨饿的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远。而这一切,都离不开杂交水稻的成功,更离不开袁隆平爷爷。今天,咱们就一起来回顾一下袁隆平与杂交水稻那纠葛的一生。
要说袁老第一次与杂交水稻结缘,那得回到1960年。当时,正在田里工作的袁隆平发现了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,比其他水稻更大更饱满。那一刻,一个想法在他的脑海中闪现:要是把这株稻穗的后代培养出来,岂不是能养活全国人了?于是,他当即决定将其收藏起来,并给它取了一个特别的名字——“鹤立鸡群”。
到了1961年春天,袁隆平迫不及待地把“鹤立鸡群”种到了地里。可谁能想到,它的后代长大后却让人大失所望,个个都是歪瓜裂枣。按理说,这么优秀的基因,生下的后代不应该是高大上的吗?怎么会是矮矬穷呢?袁老痛定思痛,最终得出一个结论:他的后代是杂种,也就是天然的杂交水稻。
这时候问题就来了,大自然能孕育出“鹤立鸡群”,那为什么人工不能培育呢?没想到,这个......
对不起,会员才可查看!
请返回首页注册登陆后查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