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宋八大家“小透明”曾巩:才华、努力与不凡一生的传奇故事
2025/3/27 9:30:00 整理发布
他写出了史上最贵的一封信,全文仅一百二十四个字,却拍出了高达二点零七亿的天价,每个字价值一百六十七万元,相当于普通城市的一套房。然而,让他成名的并非书法之妙,而是散文之韵。并且,他还是个教育奇才,家中有龙虎榜,引领了一门六进士的考场传奇。他,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南丰先生曾巩。

提起唐宋八大家这个默写背诵天团,几乎每个人都能背诵他们的几句诗文。像韩愈的《马说》中“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。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”,还有“天街小雨润如酥,草色遥看近却无”;柳宗元的《捕蛇者说》,以及“千山鸟飞绝,万径人踪灭。孤舟蓑笠翁,独钓寒江雪”;王安石的变法、《伤仲永》,还有“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”;欧阳修的“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间也”的《醉翁亭记》;剩下的三苏苏轼、苏洵、苏辙更是如雷贯耳。但当提到曾巩时,大家脑海中或许会有诸多疑问:他究竟写过什么?《墨池记》大家又能记住几句?为何感觉他的存在感如此低呢?

曾巩出生于公元1019年,字子固,江西南丰人。他与王安石是老乡,关系甚好,二人皆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。在当时,曾巩堪称古文写作领域的大师级人物,过去的读书人甚至将他的文章当作写作入门范......

对不起,会员才可查看!
请返回首页注册登陆后查看!

http://www.51wen66.com/TUSC/202503/t2y5dqeclve.jpg

作者
站长
独家整理发布于
2025年03月2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