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历史长河的关键节点,1945 年的夏末,局势波谲云诡。苏联对日宣战的消息似一声惊雷,百万苏联红军气势如虹,长驱直入,如狂风般席卷东北大地。就在这个决定历史走向的时刻,一位名叫曾克林的八路军将领,肩负重大使命,率领着四千余人的先遣纵队,毅然踏上征程,成为了我党挺进东北的先锋。
那时的曾克林,心中满是坚定与热忱。他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与重要,每一步都关乎着革命的未来。他望着身边这支充满斗志的队伍,暗暗发誓,一定要圆满完成任务。
山海关,那座素有“天下第一关”之称的坚固关隘,横亘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。关内日伪军仍有 1600 余人,警察、宪兵、特务如同密布的蛛网,严密布防。周边还有十万日伪军虎视眈眈,且没有重型火力支援,要攻下这座雄关,谈何容易。曾克林紧锁眉头,在心底反复思索着战略。
“强攻肯定损失巨大,必须另想办法。”曾克林喃喃自语。经过深思熟虑,他决定率部绕过山海关,从九门口直取锦州、沈阳。在行军途中,部队顺利占领了柳江、石门寨煤矿,这一巧妙的行动切断了敌军的燃料补给线,敌军的实力被大大削弱。
8 月 29 日,一个重要情报如及时雨般传到曾克林手中:苏联红军的一支侦察队正从林西、赤峰方向挺......
对不起,会员才可查看!
请返回首页注册登陆后查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