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元末乱世,战火如汹涌的潮水般席卷大地,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就在这风雨飘摇、局势混乱不堪的时刻,有一位胸怀大略、智慧超群的人物悄然崛起,他就是刘伯温。
话说刘伯温出生在一个充满书香气的世家,从小,父亲就像一位辛勤的园丁,耐心地启蒙教导他读书识字。在这样良好的家庭氛围熏陶下,年仅十二岁的刘伯温就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天赋。考中秀才的消息一传来,整个当地都为之轰动,小小的他瞬间名声大噪。
进入府学后,刘伯温更是锋芒毕露。那些晦涩难懂、连同窗们连读好几遍都摸不着头脑的儒家经典,到了他这里,仿佛变得简单易懂。他只需诵读两遍,就能准确无误地背诵下来,而且对于其中深奥的含义,总能发表出独到的见解。课堂上,当同学们对着那些典籍愁眉苦脸、望而生畏时,刘伯温却能自信满满地将其中精髓娓娓道来,如同一位知识渊博的长者。这卓越的才能让他在学堂里脱颖而出,连一向严苛的教书先生都不禁对他竖起大拇指,赞不绝口。
随着知识的不断增长,府学那有限的课程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刘伯温对知识的强烈渴望。他四处打听,听闻学者郑复初颇具盛名,于是果断前去拜访,从此开启了系统学习程朱理学的征程。郑复初第一眼见到刘伯温,就......
对不起,会员才可查看!
请返回首页注册登陆后查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