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仗打得太不值了!七千万两白银,就为了那弹丸之地,值得吗?”乾隆三十年的午后,紫禁城养心殿内,大臣们围坐在一起,为了远在西南的大小金川战事,议论纷纷,气氛热烈。一位老臣紧皱眉头,语气中满是心疼。
“话可不能这么说。金川之地虽小,却是战略要冲。它北连松潘,南接雅州,西通西藏,东临成都平原。要是让那莎罗奔为所欲为,西南难安呐!”一位年轻些的大臣站起身,提高了音量反驳道。
就在他们争论不休时,御案后的乾隆皇帝面色凝重。他脑海中闪过那一封封加急奏折,大金川内乱后,莎罗奔野心毕露。
莎罗奔,这个年仅三十六岁的年轻土司,在小金川境内疯狂修建碉楼。据参与围剿的清军将领送来的战报描述,那碉楼墙体厚达三尺有余,门窄得如狭缝一般,楼高三四丈,内部设有粮仓、暗道,能屯兵百人,存粮三个月。一位清军测绘官的奏折更是让乾隆心头一紧:“贼首莎罗奔,深谙兵法。其所建碉楼,皆据险要,互为犄角,前楼失,后楼应,好似一张天罗地网。”
后来,一封被缴获的密信,彻底暴露了莎罗奔的野心:“金川虽小,却是通往青藏的咽喉之地。我等据此,可控川藏要道,自成一方。”不仅如此,乾隆三十年春,莎罗奔派人在碉楼间修筑秘密通道,招募青壮,打造......
对不起,会员才可查看!
请返回首页注册登陆后查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