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啥?清朝有州、府、县了,为啥还搞出个‘厅’来?而且这‘厅’的最高长官居然不叫‘知厅’?这到底咋回事儿?”李明在图书馆翻阅清朝历史资料时,忍不住自言自语,那皱起的眉头里满是疑惑。
话说在如今,当我们回顾清朝那段历史时,其行政体系乍一看,就像一团错综复杂的乱麻,让人摸不着头脑。州、府、县咱们都还算熟悉,可这“厅”,就像是个突然冒出来的神秘角色,着实令不少人困惑不已。
时间回溯到 1644 年,刚入主中原的清廷就被一个大难题给绊住了脚步。江南那一块儿有个松江府,那可是个富得流油、商贾云集的好地方。然而,这里的百姓对新朝廷不太信任,税赋征收工作简直比登天还难。松江知府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绞尽脑汁后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。他大手一挥,把自己的副手——同知给派到了青浦地区,专门负责税收这一块儿。这位同知到了青浦后,麻溜地设立了办公厅,一门心思处理赋税事务。嘿,您还别说,这办法就像给松江府的税收难题开了一剂良方,效果好得出奇。同知毕竟品级摆在那儿,在地方上那威信可不是盖的,而且只专注负责一个地区,工作起来更有效率,当地的赋税征收很快就步入了正轨。其他地方一看,这法子行啊,于是纷纷跟风效仿。
1647 ......
对不起,会员才可查看!
请返回首页注册登陆后查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