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十三世纪中叶,成吉思汗的后裔于伊朗高原建立了伊利汗国。此汗国由拖雷的儿子旭烈兀所建,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。伊利汗国在鼎盛时期,领土东起阿姆河与印度河,西至小亚细亚半岛。在其存在的一个世纪里,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,同时对伊朗和伊拉克等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。本视频将带您一口气了解伊利汗国的历史。
公元1221年,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时,蒙古军队占领了伊朗东部的呼罗珊地区,这是蒙古军队首次出现在伊朗高原。公元1231年,为扩大蒙古人在伊朗高原的影响力,窝阔台麾下大将绰儿马罕奉命西征,并彻底消灭了花剌子模末代王子札兰丁的势力。
公元1253年,大汗蒙哥发动第三次蒙古西征,其弟旭烈兀担任此次西征的指挥官。公元1256年,旭烈兀率领主力部队渡过阿姆河。在随后的两年里,旭烈兀先后灭掉木剌夷王国和阿拔斯王朝。
公元1259年,蒙哥汗在围攻钓鱼城时不幸去世。与此同时,旭烈兀与金帐汗别儿哥的矛盾日益激化,于是旭烈兀率领主力军队前往阿塞拜疆,留下怯的不花继续驻扎在叙利亚一带。次年九月,怯的不花率领的蒙古军队在艾因贾鲁之战中被马穆鲁克军队击败,第三次蒙古西征就此宣告结束。
为争夺阿塞拜疆的土地,旭烈......
对不起,会员才可查看!
请返回首页注册登陆后查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