才高八斗曹植:宫廷沉浮、文学巅峰与《洛神赋》背后的传奇人生 .洛神赋全文
2025/2/19 9:38:10 整理发布
当我再次研读《洛神赋》时,才深刻领悟到曹植在文坛的崇高地位。他本就是天生的诗人,却无奈生在充满勾心斗角的宫廷之中;他怀揣着激昂的政治抱负,可嗜酒如命的脾性,最终让他成为了历史的悲剧人物。

南朝诗人谢灵运曾评价:“天下才有一石,子建独占八斗。”这位谢灵运可不是籍籍无名之辈,他是诗仙李白的偶像,更是山水诗派的开山鼻祖。而这位才华出众、自视甚高的诗人,竟是曹植曹子建的忠实粉丝。

作为三国时期的关键人物,曹植不仅是曹操的第三子,更是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。他自幼聪慧非凡,十岁便能诵读诗文词赋,其才华之卓越,实在令人惊叹。而且他的文章每一个字都如同珍珠般珍贵,每一句话都堪称经典。

公元207年,曹植随父亲征讨乌桓,在柳城时,他被将士们作战时的英勇无畏所触动,创作出了名作《白马篇》。其中“捐躯赴国难,视死忽如归”这句诗,将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展现得淋漓尽致。曹操初见此佳作时,大为惊异,甚至忍不住调侃:“此等佳作,莫非出自他人之手?”但很快,曹操便不再有此疑虑。

建安十五年冬天,铜雀台落成,曹操设宴庆贺,并命众人即兴作赋。就在众人都绞尽脑汁思索时,年仅十九岁的曹植挥笔泼墨,一气呵成流传千古的《铜......

对不起,会员才可查看!
请返回首页注册登陆后查看!

http://www.51wen66.com/TUSC/202502/tvr00tkr5qq.jpg

作者
站长
独家整理发布于
2025年02月19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