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,探秘安禄山、唐玄宗与这场浩劫的关联 .
2025/2/10 9:30:50 整理发布
在大唐的历史长河中,一场惊天谋乱如汹涌恶浪,无情地将唐朝由盛转衰的命运推向了世人眼前。那么,究竟谁才是这场巨大浩劫背后的真正罪人呢?今天,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,探寻安史之乱背后的故事。

李世民与李治在位期间,大唐屡次开疆拓土,成就了国域辽阔的盛世之景。为稳固京师政权,采取兵力外倾的策略。然而,时光流转至唐玄宗李隆基时期,为镇守边地,他将重兵交付于节度使管理,致使唐朝逐渐形成外重内轻的军事格局。随着节度使军事力量日益强大,他们逐渐成为中央政权的严重威胁,而其中最为祸患的便是胡人安禄山。

安禄山出生于公元703年,是栗特族人,在营州柳城(今辽宁朝阳)长大。成年后的他,凭借通晓六国语言的优势,成为了商人的议价牙郎。公元732年,安禄山因偷窃牲畜被节度使张守珪逮捕,却以能打击番族为由得以免罪。不仅如此,他还因表现出色,成为张守珪的义子,并获朝廷授予官职。此后,安禄山用重礼贿赂来往官员,让他们在唐玄宗面前为自己美言,逐渐赢得了玄宗的信任。

当时,胡人并无担任宰相的资格。宰相李林甫为杜绝边将入朝为相,以胡人忠心善战为由,建议将边地节度使换成胡人,安禄山因此出任三镇节度使。彼时唐朝虽强......

对不起,会员才可查看!
请返回首页注册登陆后查看!

http://www.51wen66.com/TUSC/202502/ool51i12ju2.jpg

作者
站长
独家整理发布于
2025年02月10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