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苦练武艺为父报仇,15岁时单挑仇家三人,令对方无一活口,就此成为当朝驸马。之后,他仅率一万兵马便平定蜀地,过程中虽险些命丧沙场,却因一个错误指令意外取得关键胜利,进而掌控东晋的重兵之地。一句“人若不能流芳百世,那还不如遗臭万年”,让他成为英雄与枭雄之间的争议人物。本期视频,就让我们一同了解东晋时期的桓温,看看他在历史中究竟是怎样的存在。
东晋是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的王朝,其政治体系主要由门阀士族构成,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,史称东晋十六国。东晋曾多次尝试北伐以收复中原,可惜都成效甚微。造成这一局面,并非东晋无人可用,实则是内部不团结所致。桓温的事迹,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。
桓温是谯国龙亢县人,即如今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人士,出生于公元312年。他的父亲桓彝,跻身于江左八达之列。公元327年,东晋爆发大规模叛乱——苏峻之乱,桓彝在这场叛乱中被叛军将领杀害。年仅15岁的桓温自此立下誓言,定要为父报仇,随后便开始苦练武艺。
曾经参与谋害桓彝的,还有泾县县令江播。三年后,桓温上门寻仇,不巧江播突然离世,于是他准备在江播葬礼上向其家人动手。正在为江播守丧的三个儿子,听闻桓温要来,惊恐万分,......
对不起,会员才可查看!
请返回首页注册登陆后查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