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议潮收复河西走廊:历经百战驱吐蕃,重现丝路昔日繁荣 .
2025/2/7 9:41:16 整理发布
这是丝绸之路上一段鲜为人知的热血传奇。一位民族英雄,凭借一己之力立下旷世奇功,收复了陷没百年的四千余里山河。这一伟大事迹,至今仍记录在敦煌的莫高窟内。此人便是生于吐蕃、忠于大唐的归义军统领——张议潮。

唐朝时期,河西走廊商贾云集,极为富庶,是中原王朝对外贸易的关键地区。然而,在公元755年,繁荣昌盛的大唐遭遇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大劫难——安史之乱。当时,关中地区无兵可守,朝廷为平定叛乱,将镇守河西和陇右地区的士兵调往前线,这便给了吐蕃可乘之机。短短数年,河西、陇右的十余州郡以及百万人口尽被吞没。公元781年,沙州最后沦陷,自此,中原王朝再未收到河西走廊的官方消息。被吐蕃统治的唐朝百姓,也开始了悲惨的奴隶生活。据《资治通鉴》记载,但凡有劳动能力的唐人,都要在面部刺上奴隶的记号。青壮之人被拉去种田放牧,年长者则被残忍地挖眼断肢,而后丢弃于荒野,任由其自生自灭。

安史之乱平定后,唐朝藩镇割据此起彼伏,中央政权迟迟难以稳固,朝廷依旧无力收复河西和陇右地区。那些无数次盼望着回归故土的百姓,希望一次次落空。公元799年,张议潮出生于沙州的首富家庭。得益于强大的家族背景,张家并未遭受吐蕃人的侵害。在成......

对不起,会员才可查看!
请返回首页注册登陆后查看!

http://www.51wen66.com/TUSC/202502/3cy02kon2lp.jpg

作者
站长
独家整理发布于
2025年02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