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战国初期,魏国作为首个称霸的国家,面对多国同时开战的局面也毫不畏惧,有着七十二战无一败绩的辉煌战绩,甚至占领河西地区,差点灭掉秦国。如此强大的魏国,为何最终走向衰落?又为何没在鼎盛时期消灭秦国呢?
春秋末期,晋国的韩、赵、魏三家大夫瓜分了晋国剩余的土地,之后胁迫周天子册封他们为诸侯,三个新兴诸侯国就此成立,即魏国、赵国和韩国。这三个国家与曾经的老牌强国分庭抗礼,天下格局自此进入七国割据时代,史称“战国七雄”。
在七雄逐鹿的战国初期,最耀眼的并非秦国、楚国等国家,而是人才辈出的魏国。那时的魏国,向北攻克赵国都城,向东击败齐国、楚国,向西占领秦国土地,堪称名噪一时的战国初霸。
然而,这样的有利局势却随着国主的更替而消逝,在几场战争中,魏国南边受辱于楚国,西边丧失了七百多里土地给秦国,更被秦国压制了一百多年。
或许有人会疑惑,魏国为何不在鼎盛时期灭掉秦国?这是因为三家分晋时,所划分的土地界限模糊,魏国的情况尤为明显,大片土地被其他国家隔开,彼此互不相连。所以,当面对各国带来的军事压力时,魏国调兵增援极为困难。再加上魏国地处四战之地,从建国伊始,就面临着极为不利的地缘环境。
在这种形势下,魏......
对不起,会员才可查看!
请返回首页注册登陆后查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