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国诗人屈原:坎坷一生,变法受挫,流放投江,留下不朽爱国篇章 .
2025/2/6 9:40:52 整理发布
他是历史上首位被称作“骚人”的男子。十五岁便身居高位,却因进献谏言,遭遇罢黜流放。他一生忠君爱国,历经无数忧心之苦,亲眼目睹国家一步步走向衰亡。最终万念俱灰,留下一段冤屈且悲壮的爱国故事。本期视频,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爱国诗人屈原的内心世界,探寻他为何选择抱石投江、以身殉国。

公元前340年,屈原出生于楚国丹阳,芈姓屈氏,是楚国楚武王熊通的后裔,不折不扣的楚国贵族出身。凭借贵族身份和优越的家庭环境,屈原不仅接受了良好的教育,博学多识,还在十五岁左右就身居高位,任职楚国左徒。左徒之位仅在丞相之下,相当于楚国的二把手,而且只有得到楚王充分的信任才能担任此职,有着绕过丞相直接上报的特权,外交方面的工作也由其主持。此时的屈原可谓春风得意,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以“王甚任之”总结。

然而,少年得志的屈原在二十三岁时,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波折。秦国经商鞅变法后,国力强盛,对楚国构成巨大威胁。楚国虽曾有吴起变法,却因触及众多贵族利益,又失去楚王支持而失败。屈原在楚怀王执政时,全力主张改革变法,与当时的贵族势力展开数年斗争,使楚国形势发生显著变化。但这次改革同样得罪了不少小人,如楚国的子兰、上官大夫,以及楚......

对不起,会员才可查看!
请返回首页注册登陆后查看!

http://www.51wen66.com/TUSC/202502/p12n1zlzfak.jpg

作者
站长
独家整理发布于
2025年02月06日